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和现代钢铁公司,围绕氢基直接还原铁(DRI)生产技术开发展开了激烈竞争。两家企业以2030年实现商用化为共同目标,分别推进团队式投资,围绕未来钢铁行业主导权的技术开发竞争正式打响。
韩国政府通过“韩国型氢还原炼铁实证技术开发事业”的预备可行性调查,决定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总计投入8146亿韩元,这也推动了两家企业的技术开发。此前,韩国政府对该项目的研发资金援助规模仅为德国(10.2万亿韩元)的1/38,而此次援助力度大幅扩大,技术开发速度有望显著提升。
浦项钢铁“HyREX”技术与现代钢铁“电弧炉”应用
浦项钢铁以自主开发的“HyREX(氢还原熔融技术)”工艺为核心推进氢还原炼铁技术开发。HyREX结合了流态化还原炉与电弧熔融炉的优势,可直接使用铁矿石矿粉,与传统高炉工艺(使用高品位铁矿石块矿和烧结矿)相比,具备使用低成本原料的优势。浦项钢铁计划建设30万吨规模的试验设施,目标在2030年前完成商用化技术开发,并于2050年前逐步将现有高炉设施转换为氢还原炼铁工艺。
浦项钢铁的战略并非单纯应对环境需求,而是旨在通过全球技术竞争形成绝对优势。HyREX技术以全球首个100%氢还原工艺为目标,若取得成功,浦项钢铁将有望主导未来环保钢铁市场的技术标准。此外,基于FINEX工艺经验的流态化还原炉与电弧熔融炉的结合,将提升工艺效率与技术成熟度。
现代钢铁则主要在电弧炉(EAF)炼钢领域具备优势,近期该公司正集中精力将现有电弧炉转向应用氢基直接还原铁的低碳生产体系。现代钢铁同样参与了韩国政府的实证技术开发事业,承担将氢基直接还原铁应用于中小企业电弧炉的课题,其策略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分阶段引入氢还原炼铁技术,以最大化碳减排效果,这一方式既能减轻投资负担,也能更快地实现低碳排放钢材生产。
目前,浦项钢铁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现代钢铁则在追赶,但由于全球标准尚未确立,谁将主导市场仍是未知数。
8000亿韩元政府资助下的“大对决”——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韩国政府大规模资助敲定,两家企业的竞争进入新阶段。“韩国型氢还原炼铁实证技术开发事业”在2026-2030年期间将投入8146亿韩元,预计浦项钢铁和现代钢铁将分得其中大部分资金。
现代钢铁计划以唐津厂为核心,投入数万亿韩元建设氢还原炼铁设施。该公司表示,虽然2030年商用化目标与浦项钢铁公司相同,但现代钢铁将通过差异化策略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
氢还原炼铁技术竞争,将重塑钢铁行业格局
浦项钢铁与现代钢铁的氢还原炼铁竞争,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开发,成为决定韩国钢铁行业未来主导权的关键。目前,韩国碳配额价格为每吨8000-9000韩元,仅为欧盟的十分之一,但随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全球环境规制强化,碳配额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业内普遍认为,氢还原炼铁要实现经济性,碳配额价格需升至每吨2.25万韩元,而这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具备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将率先抢占全球市场。更重要的是,这将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变革:随着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扩张,2038年韩国电力需求预计将飙升至129.3GW,而氢还原炼铁虽然使电力消耗翻倍,却能带动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2050年韩国产业部门碳减排目标40%的核心技术,氢还原炼铁将成为汽车、造船、建筑等下游产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基础设施。最终,率先实现该技术商用化的企业,将主导韩国制造业整体的碳中和转型。
分析人士表示,浦项钢铁与现代钢铁的技术竞争越激烈,韩国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将越强。距离2030年仅剩下五年,哪家企业率先实现商用化,将彻底改变未来钢铁行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