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轧钢行业正在经历巨大挑战。自2024年底实施阿联酋合格评定计划(ECAS)后,该行业面临方坯供应受限的压力。尽管该计划旨在确保钢铁行业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但实际上却给当地轧钢企业带来了严重困扰,促使其重新思考采购模式、市场重心和长期业务的可持续性。
阿联酋市场最初通过轧钢商业模式发展长材生产,多年来,由于当地供应存在显著缺口,方坯仍严重依赖进口。具体来说,该国方坯年产能约为470万吨,其中77%的产能来自阿联酋旗舰综合工厂——阿联酋钢铁公司(Emirates Steel)。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阿联酋长材轧制产能至少为800万吨/年,这意味着需要定期采购商品方坯。
此前,当地轧钢企业有一定的供应商资源来满足半成品需求,但ECAS认证的实施已经对供应链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MoIAT)官方网站的信息,阿联酋长材轧钢厂目前在现有法规下有14家经认证的方坯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名单中有12家公司位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地区,且这些公司也几乎都在自主生产长材,这可能会影响它们向第三方供应半成品的意愿或能力。一位市场内部人士表示,传统的供应模式不再可靠。随着ECAS认证的实施和成本的上升,轧钢企业必须重新考虑采购问题,甚至需要重新评估其产品策略的可行性。
目前,阿联酋长材轧钢厂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以外只有两个经认证的方坯供应来源:印度尼西亚的德信钢铁有限公司和中国的镔鑫钢铁集团,而此前备受认可的伊朗供应商,由于先前颁发的ECAS认证被撤销,如今已退出阿联酋市场。此类事件成为英国CARES(MoIAT指定的认证机构)的一个案例,表明由于供应商的特殊地位,该系统可能容易出现失误,因为对伊朗的国际制裁成为处理认证所需所有程序的障碍。特别是当市场上出现认证撤销的信息时,CARES不再能够在伊朗提供合格评定服务。
从技术上讲,供应缺口可以通过独联体的半成品产品来弥补,但自2022年以来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改变了方坯出口流向。在伊朗由于制裁压力认证被撤销后,尽管俄罗斯供应商有巨大潜力并将阿联酋用作贸易枢纽,但市场参与者对与俄罗斯供应商扩大合作仍产生诸多疑虑。一位市场消息人士透露,这与制裁无关,而是这类供应商如何适应ECAS程序的问题。正如伊朗的情况相似,俄罗斯很可能面临同样的挑战。
饱受军事冲突挑战、成本压力和物流问题困扰的乌克兰钢厂,也是一个吸引力较低的选择。另一位市场参与者认为,从乌克兰和俄罗斯向海湾合作委员会运输方坯似乎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持续的供应中断、金融交易复杂、交货周期延长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加上监管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更稳定和合规来源的偏好,继续阻碍从这些来源进行采购。
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仍是阿联酋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方坯的唯一替代来源。一位当地买家表示,尽管交货时间更长,物流成本更高,还是被迫转向亚洲供应商。
与此同时,随着对低碳和绿色钢铁生产的承诺日益增加,阿联酋轧钢企业正在面临巨大挑战。根据国家脱碳目标,建筑项目,尤其是政府支持的项目,越来越需要经认证的可持续钢铁产品。截至目前,只有两家钢厂能够供应符合这些要求的氢基或低碳排放钢铁,他们都有自己独立运营的炼钢业务。一位行业代表表示,市场显然正在转向经认证的可持续钢铁产品,轧钢企业已经难以适应全新局面,更难获得采购或项目合同。
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无论采用电弧炉还是感应炉,对国内炼钢产能的整合和投资都是一项战略必需。垂直整合不仅是一种防御性举措,也是这个市场上唯一可行的增长路径。如果没有冶炼能力或上游控制权,轧钢企业将继续被市场所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