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6月25日(全国低碳日)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简称《进展报告》)。《进展报告》提到,已发布《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产品》等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围绕锂电池、光伏、钢铁、电子电器等产品形成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比对研究,指导有关单位开展火力发电、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碳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和碳足迹数据计量不确定度评价方面的研究。
《进展报告》提出,未来将加快推进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和钢铁、水泥、石化等原材料以及交通等重点领域产品碳足迹因子研究工作,尽快完成上游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图谱绘制,推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更新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并推动国际互认,鼓励地方和行业企业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加快建设国家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强化碳足迹数据质量控制管理。